户外全景摄影尤其是风光360全景摄影(或成为720全景摄影)需要足够大的景深,以保证从前景到无限远都是清晰的,因而必须使用较大的F值---较小的光圈。光圈大小对成像的质量会有一些影响。每一只镜头都是其成像最佳的光圈档位,普通的共识是:镜头的最大光圈(最小F值)缩小两三档是该镜头的最佳光圈。
目前,市面上鱼眼镜头的最大光圈多在F2.8左右,那么他们的最佳光圈应该是F5.6或F8.这样的光圈设置能不能满足360全景摄影的需要?以尼康AF DX ED 10.5 F/2.8G 鱼眼镜头为例,如果将调焦距离设置为无限远,光圈F5.6的景深范围大约为从焦距平面---感光元件前1m到无限远,F8的景深范围大约为从焦点平面---感光元件前0.7m到无限远。那么,这就意味着镜头前0.7-1m左右的景物在景深之外,这部分区域的影像可能是模糊的。是否把光圈设定在F5.6或F8?这腰根据场景的具体情况确定。如果镜头前1m以内有需要清晰再现的景物,就必须另作选择---F11或更小的光圈。还是以尼康AF DX ED 10.5mm F/2.8G鱼眼镜头为例,当调焦距离为无限远时,光圈F11的景深大约为从焦点平面---感光元件前0.4m到无限远,前景深扩大了许多。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用更小一些的光圈呢?
人们对使用更小光圈唯一的担心是成像质量问题,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最佳光圈是存在的,但是否使用最佳光圈,主要还是根据拍摄对象和表现需要来确定。对于数码单反相机来说,最佳光圈与其他更大或更小光圈在成像质量方面的差别并不是那么明显。而且,全景摄影作品主要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上展示而不是印刷品,最佳光圈与非最佳光圈在成像质量方面的差别,我们的眼睛基本上是分辨不出来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360全景摄影首先需要确定多大的景深才是最佳的,然后据此控制和使用景深。虽然全景摄影通常必须有较大的景深,但具体到每一个场景或特写的全景摄影对象,答案却又是不同的。比如拍摄群峰秀美的黄山风光与拍摄一件面积不大的会客厅全景,用一样大的景深显然不是上佳之选。因此,简单地把光圈收缩到最小(最大F值)、把焦点调至无限远绝不是全景摄影的通用法则,更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而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景深,选择合适的光圈和调焦距离,即让主题清晰,又不致前景或背景模糊。